|
中華民族素有“禮儀之邦”之稱,向來重視家教。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并非鮮見,顏之推《顏氏家訓》、諸葛亮《誡子書》、周怡《勉諭兒輩》、朱子《治家格言》、《曾國藩家書》、《傅雷家書》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,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。 為促進福州市達明小學與我館的友好共建,加強小學生道德規范,引導學生重視家風,12月21日下午,我館為達明小學送去“習學家風 予人誠善”主題講座。 本次講座邀請到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館講師,鼓樓區委宣傳部講師團成員,福州市婦聯家風教育進學校、進社區項目宣講員——楊春。 楊老師以三坊七巷為切入點,以點入面引出歷史名人,為學生展開講述家風家訓。 一片三坊七巷,半部中國近代史。 坊巷涌現出400多位對當時社會乃至中國近代史進程有著重要影響的杰出人才,其良好的家風家訓對后世影響深遠。 民族英雄、禁煙先驅林則徐,對自身的要求為“海納百川,有容乃大;壁立千仞,無欲則剛”,其父親的教誨為“不妄與一事,不妄取一文”;對孩子的教育為“子孫若如我,留錢做什么?賢而多財,則損其志;子孫不如我,留錢做什么?愚而多財,益增其過?!?/p> 林則徐(圖片來源于網絡) 中國民主的先驅、革命烈士林覺民,致力于“為天下人謀永?!保ǔ鲎浴杜c妻書》) 良好的家風影響一個人的品性:在人際交往中待人誠實,可成為他人信任的良友;使人始終有自我學習的意識,隨時跟進社會的步伐…… 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,樹立端正的家風,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。若少年兒童皆“正能量”地傳承優良家風,那我們的家庭和社會將會更加和諧、幸福,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,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! |